⒈ 指阳气自剥尽至复来共七天。
引《易·复》:“反復其道,七日来復,天行也。”
王弼注:“阳气始剥尽至来復,时凡七日。”
孔颖达疏:“天之阳气絶灭之后,不过七日阳气復生,此乃天之自然之理,故曰天行。”
一说“七日”指“七月”。 宋孙奕《履斋示儿编·经说·七日来复》:“七日来復者,昔之计月,非其正岁,则以日数之,即《豳》诗‘一之日’、‘二之日’是也。”
宋朱熹《近思录》卷一“七日来復” 清茅星来注:“日即月也,犹《诗》言‘一之日’、‘二之日’也。以卦配月,则自五月阳始消而为姤,至十一月阳生而为復,凡七月也。”
⒉ 泛指阴阳循环。
引清严复《原强》:“今微论西洋教宗如何,然而七日来復,必有人焉。”
⒊ 称一星期为一来复,星期日为“来复日”。
《周易》复卦,主十一月。复卦六爻,第一爻为阳,其他五爻为阴,表示阴气剥尽阳气复生,称为“来复”。现常指一星期。
《易·复》:“反复其道,七日来复。”
今微论西洋教宗如何,然而七日来复,必有人焉聚其民而耳提面命之,……(严复《原强》)
七日来复作宾语;指一星期。
查看更多
一心一意为学生,两袖清风洒热血,三尺讲台献青春,四季辛劳不为名,五尺身躯多保重,六尘不染育后人,七日来复终坚持,八方学子送祝福,九月来到教师节,十分感恩谢谢您。祝教师节。
一心一意为学生,两袖清风洒热血,三尺讲台献青春,四季辛劳不为名,五尺身躯多保重,六尘不染育后人,七日来复终坚持,八方学子送祝福,九月来到教师节,十分感恩谢谢您!
一到周末,两眼放光,三人为众,四处游荡,五内俱喜,六神舒爽,七日来复,八方欢颜,九九归一,十分祝愿;周末愉快!
亨,出入无疾,朋来无咎;反复其道,七日来复。
当他得知,道家的二十八星宿诞生的还要早时,很是赞叹道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当服丹之后,灵根真种落于黄庭,七日来复,微阳潜生,遵《参同》之理,以水火熏蒸,不使丝毫渗漏,渐生渐长,阳气充足,百关齐开,百神俱集,霎时胎结。
前三池是长男成象,震庚受符,共用安全之铅七钱,以应天符七日来复之说,以后六池则不用此法矣。
道教文化区结合了道教“一元初始、太极两仪、三才相和、四象环绕、五行相生、六合寰宇、七日来复、八卦演易、九宫合中”的文化概念,依山而建。
七qī(1)(数)数目。(2)(数)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一次;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;共分七个“七”。
日读音:rì日rì(1)(名)太阳:~出|~落。(2)(名)指日本:~圆|~语。(3)(名)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;白天:~班|~~夜夜。(4)(名)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;天:今~|改~再见。(5)(名)每天;一天一天地:~记|~新月异。(6)(名)泛指一段时间:往~|来~。(7)(名)特指某一天:生~|国庆~。
来读音:lái1.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(跟“去”相对):~往。~宾。~信。从县里~了几个干部。
2.(问题、事情等)发生;来到:问题~了。开春以后,农忙~了。
3.做某个动作(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):胡~。~一盘棋。~一场篮球比赛。你歇歇,让我~。何必~这一套?
4.趋向动词。跟“得”或“不”连用,表示可能或不可能:他们俩很谈得~。这个歌我唱不~。
5.用在另一动词前面,表示要做某件事:你~念一遍。大家~想办法。
6.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,表示来做某件事:我们贺喜~了。他回家探亲~了。
7.用在动词结构(或介词结构)与动词(或动词结构)之间,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~当雨伞。你又能用什么理由~说服他呢?
8.来着:这话我多会儿说~?
9.未来的:~年。~日方长。
10.姓。
11.诗歌、熟语、叫卖声里用作衬字:正月里~是新春。不愁吃~不愁穿。黑白桑葚~大樱桃。
12.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:把锄头拿~。各条战线传~了振奋人心的消息。
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结果:信笔写~。一觉醒~。说~话长。看~今年超产没有问题。想~你是早有准备的了。
复读音:fù复fù(1)(动)重复:~写|~制。(2)(形)繁复:~姓|~分数|~比例。(3)(动)转过去或转回来:反~无常|翻来~去|循环往~。(4)(动)回答;答复:~信|请即电~。也作覆。(5)(动)恢复:光~|收~|~婚。(6)(动)报复:~仇。(7)(副)再;又:旧病~发|死灰~燃|死而~苏|一去不~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