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印度因明学的推理方法。因明法之宗、因、喻称三支。以因、喻论证宗,称比量。整个论证过程称三支比量。
⒈ 古印度因明学的推理方法。因明法之宗、因、喻称三支。以因、喻论证宗,称比量。整个论证过程称三支比量。 章炳麟《国故论衡·原名》:“辩説之道,先见其恉,次明其柢,取譬相成,物故可形,因明所谓宗、因、喻也。参见“三支”。
引印度之辩,初宗,次因,次喻。(兼喻体、喻依。) 大秦之辩,初喻体(近人译为大前提),次因(近人译为小前提),次宗。其为三支比量一矣。”
三sān(1)(量)数目;二加一后所得。(2)(量)表示多数或多次:~番五次。
支读音:zhī[ zhī ]1. 撑持,伸出,竖起:支撑。支援。体力不支。
2. 受得住:乐不可支。
3. 领款或付款:支付。
4. 调度,指使:支使。支应。支着儿。
5.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:总支。支流。支离。
6. 〔地支〕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: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。
7. 量词:一支笔。
比读音:bǐ比bǐ(1)(动)比较;较量:~武|~干劲。(2)(动)能够相比:坚~金石。(3)(动)比画:连说带~。(4)(动)对着;向着:民兵用枪~着特务。(5)(动)仿照:~着葫芦画瓢(比喻模仿着做事)。(6)(动)比方;比喻:把帝国主义~作纸老虎。(7)(动)比较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;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:这里小麦和水稻的产量约为一与四之~。(8)(动)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:甲队以二~一胜乙队。(9)(介)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:他~我强。(10)(旧读bì)〈书〉(动)紧靠;挨着:~肩|鳞次栉~。(11)(旧读bì)〈书〉(动)依附;勾结:朋~为奸。(12)(旧读bì)〈书〉(副)近来:~来。
量读音:liáng,liàng[ liáng ]1. 用器物计算东西的多少或长短:用尺量布。用斗量米。车载斗量。量体温。
2. 估量:思量。打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