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常。指旧时的五种伦常道德。
五常。指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。
五等。古代功勋的五种名目。
九品官阶的第五级。
五等。古代贝币的五个等级。
⒈ 五常。指旧时的五种伦常道德。
引《书·舜典》:“帝曰:‘ 契,百姓不亲,五品不逊。’”
孔传:“五品谓五常。”
孔颖达疏:“品谓品秩,一家之内尊卑之差,即父母兄弟子是也。教之义、慈、友、恭、孝,此事可常行,乃为五常耳。”
晋陆云《吴故丞相陆公诔》:“五品时训,民神攸鑠。”
明归有光《明君恭己而成功》:“当尧之时,天下之故多矣,洪水方割矣,民未粒食而阻飢矣,五品不逊矣,五刑未明矣。”
⒉ 五常。指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。
引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帅民承上,宣美风俗,五品乃训。”
颜师古注:“五品即五常,谓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。”
⒊ 五等。古代功勋的五种名目。
引《史记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》:“古者人臣功五品,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,以言曰劳,用力曰功,明其等曰伐,积日曰閲。”
⒋ 五等。古代贝币的五个等级。
引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大贝四寸八分以上,二枚为一朋,直二百一十六。壮贝三寸六分以上,二枚为一朋,直五十。幺贝二寸四分以上,二枚为一朋,直三十。小贝寸二分以上,二枚为一朋,直十。不盈寸二分,漏度不得为朋,率枚直钱三。是为贝货五品。”
⒌ 九品官阶的第五级。
引《隋书·礼仪志五》:“今犊车通幰,自王公已下,至五品已上,并给乘之。”
唐刘餗《隋唐嘉话》卷中:“秘书省少监崔行功,未得五品前,忽有鸜鵒衔一物入其堂,置案上而去。”
五伦。指父、母、兄、弟、子。
十三等,炎威县男,从五品,食邑一百五十户。
文华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。
一个小小的五品玄士,一个月的时间居然觉得自已有机会成为玄师,这是何等嚣张自大的想法,又是何等幼稚可笑的想法。
募诸水工,谓之殿脚,衣锦行袴,执青丝缆挽船,以幸江都,帝御龙舟,文武官五品已上给楼船,九品已上给黄篾舫,舳舻相接,二百余里。
直接拿了二株五品叶和三株四品叶来到惠民堂,找到陈老爷子后拉着他来到僻静处,把货拿出来。
这个时候,萧凡便缓缓走过去,也不去看那方暖玉,从身边辛琳手里拿过那苗五品叶野山参,轻轻放在茶几上,微笑问道“换不换?”。
凭借天波府的实力,杨玖想着,少说都要捞一个五品大官过一把官瘾。
可殿阁大学士,虽官居正一品,实际上却只是类似于一个荣誉官职,听着位高,却并无实权,甚至还比不上一个从五品的六部各部委员外郎来得吃香。
叶萧被激起了兴致,伸出双手,五品的力量全部激发出来,这才颤颤巍巍的将剑拿了出来,“彭!”。
记者看到,青石墓碑刻“清封奉政大夫十八世显考东山廖公、五品宜人妣黄氏宜人合墓”。
五wǔ(1)(数)四加一后所得。(2)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;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。相当于简谱的“6”。参看〔工尺〕。
品读音:pǐn品pǐn(1)(名)物品:商~|产~|战利~。(2)(量)等级;品级:上~|下~。(3)(量)种类:~种。(4)(名)品质:人~|~德。(5)(动)辨别好坏;品评:~茶。(6)(动)吹(管乐器;多指箫):~箫|~竹弹丝。(7)(Pǐn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