兽名。狐与貉。
指狐、貉的毛皮制成的皮衣。
⒈ 亦作“狐狢”。
⒉ 兽名。狐与貉。
引汉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猿猴失木,禽於狐貉者,非其处也。”
晋葛洪《抱朴子·明本》:“侣狐貉於草泽之中,偶猿猱於林麓之间。”
清孙枝蔚《行路诗》:“老客纵归情异昨,引领首丘愧狐貉。”
⒊ 指狐、貉的毛皮制成的皮衣。
引《论语·子罕》:“衣敝緼袍,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,其由也与?”
朱熹集注:“以狐貉之皮为裘,衣之贵者。”
汉王褒《圣主得坚臣颂》:“袭狐狢之煖者,不忧至寒之凄愴。”
清孙枝蔚《和希韩鱼字》:“客半衣狐貉,吾尝慙蠧鱼。”
狐hú(1)(名)哺乳动物的一属;形状略像狼;面部较长;耳朵三角形;尾巴长;毛通常赤黄色。性狡猾多疑;昼伏夜出;吃野鼠、鸟类、家禽等。毛皮可做衣物。较常见的草狐和赤狐。通称狐狸。(2)(Hú)姓。
貉读音:hé,háo,mò[ mò ]1. 古同“貊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