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中医术语。体内痰浊与火邪互结或痰浊郁久化火的病理变化。多表现为喘息、咳嗽、怔忡、昏厥等。
引《医宗金鉴·杂病心法·中风》:“痰火内发病心官。”
注:“心病痰火,轻则舌强难语,重则痰壅神昏。”
《警世通言·拗相公饮恨半山堂》:“荆公原有痰火症,住在小舟多日,情怀抑鬱,火症復发。思欲舍舟登陆,观看市井风景,少舒愁绪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一:“不想那客人是中年的人,有痰火病的。就这一推里,一交跌去,闷倒在地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二回:“杨执中老年痰火疾,夜里要人作伴。”
茅盾《子夜》一:“是痰火么?爸爸向来有这毛病么?”
一种症状。似哮喘,口干唇燥,胸痛烦热,而痰块很难咯出的病症。
痰tán(名)肺泡;支气管和气管分泌出来的粘液。
火读音:huǒ火huǒ(1)基本义:(~儿)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:(~儿)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(2)指枪炮弹药:~器|~力|军~|走~。(3)火气:上~|败~。(4)形容红色:~红|~鸡。(5)比喻紧急:~速|~急。(6)(~儿)比喻暴躁或愤怒:~性|冒~|心头~起。(7)同‘伙’。(8)(Huǒ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