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不妥;不合适。
引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众人见不是事,也把严贡生扯了回去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九十回:“不但这个,就像前年那些人喝酒耍钱,都不是事。”
菡子《妈妈的故事》:“你不小了,尽瞒着你不是事,你妈妈不在了。”
情势不妙或不对劲。《儒林外史.第三回》:「(周进)满地打滚,哭了又哭,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。金有余见不是事,同行主人,一左一右,架著他的脖子。」《红楼梦.第四三回》:「我想二爷不止用这个呢,只怕还要用别的。这也不是事。」也作「不是头」、「不是路」。
苏志燮称:“我也听说了‘我和宋承宪合并事务所’的传闻,这并不是事实”,“最近我都是独自管理我自己的所有行程。”。
我们都不是事前诸葛亮,我们只能在当下作选择,也许错误,可我们都只是遵循了自己的心。
人们更愿意相信他们早已认定的事情,不管它是不是事实。谣言止于智者,可惜,智者太少。
就算抢劫官绅大户,也要尽量捂住,不是事态遍地无法收拾,典型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此后大泽山附近成为平度地方骚乱的聚集地。
实际上,众人看得真正入迷的也许并不是事情本身,而是那名穿杏红衫子的少女。
有事儿都不是事儿,是事儿也是一阵儿,谁都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,所以好好享受现在吧。
我们在意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,而是做事的人。
社会似乎处处都在密谋着想要消灭成员个体的独立意志,于是顺从成为了其求之不得的“美德”,而自助则变成了其深恶痛绝的“恶习”。社会所喜欢的,不是事实与创造者,而是陈规与陋习。
英子和绢子的房间比较小,和他们挤也不是事,春春自己也知道,自己是不是从新找个房子。
萧何曹参看这么哭下去也不是事,正要劝解,却听牢门打开,两位县吏带着十几个衙役进来,县令要开堂问案了。
[ bù ]
1. 副词。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是读音:shì[ shì ]1. 表示解释或分类:他是工人。《阿Q正传》的作者是鲁迅。
2. 表示存在:满身是汗。
3. 表示承认所说的,再转入正意,含有“虽然”的意思:诗是好诗,就是太长了。
4. 表示适合:来的是时候。
5. 表示任何:凡是。是活儿他都肯干。
6. 用于问句:他是走了吗?
7. 加重语气,有“的确”、“实在”的意思:天气是冷。
8. 对,合理,与“非”相对:是非。他说的是。实事求是。
9. 认为对:是古非今。各行其是。深是其言。
10. 表示应承或同意(单说一个“是”字):是,我就去。
11. 这,此:是日。是可忍,孰不可忍。比比皆是。
12. 助词,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:惟你是问。惟利是图。
13. 姓。
事读音:shì事shì(1)基本义:(~儿)(名)事情:(~儿)(名)事情(2)(~儿)(名)事故:出~。(3)(~儿)(名)职业;工作:找~儿。(4)(名)关系或责任:回去吧;没有你的~了。(5)(动)〈书〉侍奉:~父母。(6)(动)从事:大~宣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