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对京都的通称。
引《文选·班固<西都赋>》:“寔用西迁,作我上都。”
张铣注:“上都,西京也。”
此指西汉京都长安。明何景明《七述》之三:“乃有上都贵人,戚里公子,迎晨而出,及暮乃止。”
⒉ 古对陪都(下都)而言,称首都为上都。(1) 北齐以晋阳为下都,故称邺 (今河北临漳西南)为上都。
引《太平御览》卷一五五引《晋书》:“北齐高洋以鄴为上都,晋阳为下都。”
(2) 唐肃宗宝应元年建东、南、西、北四陪都,因称首都长安为上都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一》:“上都,初曰京城,天宝元年曰西京 …… 肃宗元年曰上都。”
⒊ 元初于滦河北岸建开平府,世祖中统五年(1264)加号上都,岁常巡幸,终元一代与大都并称两都。故址在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上都河北岸。
引《元典章·诏令·建国都诏》:“中统五年八月日钦奉圣旨中书省奏:开平府闕庭所在,加号上都,外燕京修营宫室,分立省部,四方会同,乞亦正名事。准奏。”
⒋ 指天宫。
引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羡上都之赫戏兮,何迷故而不忘?”
李贤注:“上都,谓天上也。”
首都。
教室里真安静。教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。
许多革命先烈,在敌人的刑场上都是面不改色从容就义的。
假若像你这样求全责备,那么世上都挑不出一个好人了。
由于他的各种冒险经历,他是个在经验和足智多谋上都远胜一筹的人。
这些小孩都还乳臭未干,竟然嘴上都刁着一根菸。
每天早上,上班的路上都是车水马龙,拥挤不堪。
我们的肩上都扛着任重道远的担子。
每年一到花季,阳明山上都可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。
一时间,教室里无声无息,静得连一枝铅笔掉到地上都能听到。
操场虽有上万人,但却鸦雀无声,似乎连根针掉地上都听得清楚。
1. 位置在高处的,与“下”相对:楼上。上边。
2.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:上古。上卷。
3. 等级和质量高的:上等。上策。上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
4. 由低处到高处:上山。上车。上升。
5. 去,到:上街。
6. 向前进:冲上去。
7. 增加:上水。
8. 安装,连缀:上刺刀。上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
9. 涂:上药。
10.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:上课。上班。
11. 拧紧发条:上弦。
12. 登载,记:上账。
13. 用在名词后边,表示时间、处所、范围:晚上。桌上。组织上。
14. 用在动词后边,表示开始、继续、趋向、完成:爬上来。锁上。选上代表。
15.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:上年纪。
16.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“1”。
都读音:dū,dōu[ dōu ]1. 全,完全:都要。功课学得都不错。
2. 表示语气的加重:一动都不动。